战将观后感

观后感 时间:2024-04-26 04:47:48 作文行 手机网站

  1941年,为适应斗争需要,八路军第386 旅改为第129师机动部队,归太岳纵队建制,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兼任旅长,周希汉任参谋长。与此同时,奉八路军总部命令,第386旅第17、第18团参加太岳南进支队,在临汾至屯留公路以南、沁河以西,开辟了岳南抗日根据地。针对日军实行军事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相结合的“总力战”,第386旅在太岳军区的领导下,采取以武装斗争为核心的全面对敌斗争方针,挫败了日、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“蚕食”、“扫荡”和“治安强化运动”。

  观看《战将周希汉》后总的感觉是,这部电影的创作是成功的。一是影片把尊重历史真实与尊重艺术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,处理好了“历史”与“故事”的关系,做到了“大事不虚,小事不拘”。周希汉14岁参加黄麻起义,25岁任旅参谋长,36岁任军长,身经百战、戎马一生。打了一辈子仗,身上却没有一块伤疤。如此传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细如发、足智多谋。影片特地选取了抗日战争史上最著名的“百团大战”中,周希汉率部救驾八路军前指机关的故事。影片在拍摄时分层次逐步展开推进:虽然在出发前陈赓三令五申,但周希汉仍然根据战地变化,不顾政委强烈反对“擅改军令”,在友军失掉羊儿岭的关键时刻,赶到羊儿岭与日军接火。这里充分表现了周希汉的实事求是,临机而断,不惟上不惟书的可贵品格。到达羊儿岭后,周希汉并没有与日军硬拼,而是拼退日军后,主动退出主阵地,避免了日军炮火对八路军造成的伤亡。影片通过周希汉计算日军发射的炮弹数量,进而推断出日军山炮的型号与数量的细节,进一步展示了他的神机妙算和过人的智慧。在羊儿岭战斗尚处于胶着状态时,周希汉又敏锐地判断战局,果断分兵东大足,控制前指机关转移必经之路上的制高点,确保了机关和后勤单位的安全转移。在这里,又看到了周希汉的超前思维和大局意识。影片通过短短的时间,通过几个浓缩的片断,就为观众充分展现了这位开国将领在战场上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,令人称道。

  二是影片选取的故事既在主题之中,又在主题之外,虽然围绕“战”字做文章,但却刻画了周希汉的不同侧面,既有波澜壮阔,也有战地黄花香。影片重点刻画周希汉的战友情和爱情,展现了侠骨柔情的另一面。周希汉与彪子以戒烟换戒酒,却私下偷偷留下一壶酒,准备在大战时再送给彪子。在彪子战死后,周希汉把酒壶埋在了彪子的墓碑前。还有,周希汉向楚排长交待了生死任务后,那一个深情的军礼,都表现出了兄弟情、战友情。三是影片对人物的塑造不神化,也不一般化,而是紧紧抓住周希汉性格中最生动的特点,展示了独特的个性与风采。据史料记载,周希汉聪明过人,却十分“清高”。影片一开始,就通过陈赓的嘴点出周希汉的这个特点。邓小平评价说:“不要光说他骄傲,他还真有点骄傲的地方。”